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九江闻雁

陈均 陈均〔宋代〕

烟波渺渺梦悠悠,家在江南海尽头。
音信稀疏兄弟隔,一声新雁九江秋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九江上烟波渺茫,飞向家乡的梦,也一样辽远悠长;我思念的故乡,在江南天涯海角的地方。
书信稀少,兄弟相隔,猛然传来一声大雁的鸣叫,九江的秋天,又来到我的身旁。

注释
九江:地名,在今江西境内。
渺渺:幽远貌;悠远貌。
海尽头:指遥远的地方。

创作背景

 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诗人的家乡在福建莆田,亲人兄弟都在故乡,而诗人自己只身在九江,难得收到来自家乡的口信或书信。某年初秋的一个傍晚,诗人独自来到长江边上,但见暮霭沉沉,江水浩浩,思乡之情涌现而有此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李子光等主编,旅游交通与旅游文学,中国铁道出版社,2001.11,第590页
2、 偃月公子著,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,北京联合出版公司,2015.09,第96-98页

赏析

  全诗来看,乡思浓重,弥漫天地,开篇写景记梦,当是烘托乡思。俗话说,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。梦是现实的曲折反映,诗人的悠悠长梦,一定是与家人团聚,与兄弟欢笑,与故友交谈,与山水相依。

  唐代诗人崔颢云“日暮乡关何处是,烟波江上使人愁”,后主李煜词曰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。陈均的乡愁亦如滔滔江水,绵远流长,无穷无尽。诗人点出自己的家乡在遥远的天边,在江南,海角天涯。这个“海尽头”的表达,给人以山长水阔、遥不可及之感,也给人以波飞浪涌、险象环生之忧,空间的阔远与心灵的隐忧交织在一起,让人体会到思家而难回的艰难苦痛。一边是内地九江,一边是遥远的天涯,用虚幻的梦来连接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九江闻雁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此诗前两句写诗人日夜思念家乡和亲人而欲归不能的急切心情;三四句推进一层,不仅家乡遥远,而且少有音信,因而思乡心切,听到南归雁鸣,环视四周景色,通过眼前景色的描写表现了思乡的深情。统观全诗,无非叙事写景,全无“情”字,但细细玩味,“情”却无处不在。景中有情,事里含情,以情统景,可谓无字是情、却又无字非情。

陈均

陈均

字平甫,号纯斋、云岩,兴化军莆田(今属福建)人,曾为太学生。为参知政事郑性之推重,资助其著述。博览群书,删繁撮要,以纲目休著《皇朝编年举要备要》、《中兴编年举要备要》,起宋太祖,迄孝宗。现仅存太祖至钦宗九朝,名《宋九朝编年备要》(亦名《皇朝编年纲目备要》)。 5篇诗文  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鹧鸪天·一点残红欲尽时

周紫芝 周紫芝〔宋代〕

一点残红欲尽时。乍凉秋气满屏帏。梧桐叶上三更雨,叶叶声声是别离。
调宝瑟,拨金猊。那时同唱鹧鸪词。如今风雨西楼夜,不听清歌也泪垂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汉宫春·初自南郑来成都作

陆游 陆游〔宋代〕

羽箭雕弓,忆呼鹰古垒,截虎平川。吹笳暮归野帐,雪压青毡。淋漓醉墨,看龙蛇飞落蛮笺。人误许、诗情将略,一时才气超然。
何事又作南来,看重阳药市,元夕灯山?花时万人乐处,欹帽垂鞭。闻歌感旧,尚时时流涕尊前。君记取、封侯事在。功名不信由天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湘春夜月·近清明

黄孝迈 黄孝迈〔宋代〕

近清明。翠禽枝上消魂。可惜一片清歌,都付与黄昏。欲共柳花低诉,怕柳花轻薄,不解伤春。念楚乡旅宿,柔情别绪,谁与温存。
空樽夜泣,青山不语,残照当门。翠玉楼前,惟是有、一波湘水,摇荡湘云。天长梦短,问甚时、重见桃根。这次第,算人间没个并刀,剪断心上愁痕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