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吉祥寺古梅

林古度 林古度〔清代〕

一树古梅花数亩,城中客子乍来看。
不知花气清相逼,但觉山深春尚寒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旅居南京时,听闻吉祥寺中数亩梅花开的正艳,于是前去观赏。
身临其境,只觉得山深境幽,春寒料峭,却不曾想到这正是梅花冷香逼人的缘故。

注释
吉祥寺:在南京东郊。据载,寺后有梅数十亩,铁干虬枝,引人观赏。
客子:作者旅居南京,故自称“客子”。乍(zhà):初次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韩丰聚,孙恒杰主编.题画诗选释 第二卷:河北美术出版社,2000.05:第2568页

赏析

  古诗中咏梅之作屡见不鲜,自北宋林逋称道梅花的“暗香”以来,诗人们更是常常笔底流香,盛赞梅花。林古度的这首《吉祥寺古梅》,也是众多“梅花颂”中的一篇,表现了作者对梅花清冷香气的由哀赞叹。

  开头两句用“赋”的写法,总说古梅概貌并自己初来观赏之缘起。首句直写所见,“一树古梅花数亩”,即上引《金陵览古》“拜梅庵”条记载的内容,不同之处是突出了“花”,“扶疏十亩”的,不仅有盘曲环绕的“虬枝”,而且还有缀满枝头、“千朵万朵压枝低”(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)的繁花。在用字上,以“一”领起,前四字与后三字似对非对,梅才“树”,花有“数亩”,于描摹形相的同时,也流泄出诗人的赞叹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明亡后,诗人隐居在南京城,南京东郊有一座吉祥寺,寺里有古梅一株。老诗人作为客居南京的“客子”,也慕名前来。在漫步魅花丛中,写下来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孙映达主编.中国历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: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9年05月第1版:第104页

简析

  《吉祥寺古梅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用“赋”的写法,总说古梅概貌并自己初来观赏之缘起;后两句凝聚着诗人的亲身体验,也是此诗的意趣所在。该诗以花清冷幽洁的特性作为主题,巧妙地运用夸张、通感等修辞手法,创造出一种恍惚迷离而又气爽神清的幻境,从而更加突出了梅花“冷香”的魅力。

林古度

林古度

林古度(1580年~1666年)明末清初著名诗人。字茂之,号那子,别号乳山道士,福建福清人。诗文名重一时,但不求仕进,游学金陵,与曹学佺、王士桢友好。明亡,以遗民自居,时人称为“东南硕魁”。晚年穷困,双目失明,享寿八十七而卒。 13篇诗文  4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卖蒜老叟

袁枚 袁枚〔清代〕

 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,精于拳勇。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,旗丁数百以篙刺之,篙所触处,寸寸折裂。以此名重一时,率其徒行教常州。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,观者如堵。忽一日,有卖蒜叟,龙钟伛偻,咳嗽不绝声,旁睨而揶揄之。众大骇,走告杨。杨大怒,招叟至前,以拳打砖墙,陷入尺许,傲之曰:“叟能如是乎?”叟曰:“君能打墙,不能打人。”杨愈怒骂曰:“老奴能受我打乎?打死勿怨!”叟笑曰:“垂死之年,能以一死成君之名,死亦何怨?”乃广约众人,写立誓券。

  令杨养息三日,老人自缚于树,解衣露腹。杨故取势于十步外,奋拳击之。老人寂然无声。但见杨双膝跪地,叩头曰:“晚生知罪矣。”拔其拳,已夹入老人腹中,坚不可出,哀求良久,老人鼓腹纵之,已跌出一石桥外矣。

 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,卒不肯告人姓氏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红豆曲

曹雪芹 曹雪芹〔清代〕

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,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。
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,忘不了新愁与旧愁。
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;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。
展不开的眉头,捱不明的更漏。
呀!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,流不断的绿水悠悠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水调歌头·东风无一事

张惠言 张惠言〔清代〕

东风无一事,妆出万重花。闲来阅遍花影,惟有月钩斜。我有江南铁笛,要倚一枝香雪,吹彻玉城霞。清影渺难即,飞絮满天涯。
飘然去,吾与汝,泛云槎。东皇一笑相语,芳意在谁家?难道春花开落,又是春风来去,便了却韶华?花外春来路,芳草不曾遮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