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郑燮 郑燮〔清代〕

此是幽贞一种花,不求闻达只烟霞。
采樵或恐通来径,更写高山一片遮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这是一种清高贞洁的花儿,它不追求名声显达,只愿与烟霞为伴。
砍柴的人可能会找到通往这里的小路,所以我再画上一片高山把它遮掩起来。

注释
幽贞:高洁坚贞的节操。
闻达:有名望;显达。
写:描画。

简析

  《兰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为一篇题画诗。诗的首句开篇明意,以“幽贞”定义兰花,赋予其超越自然属性的文化人格象征;次句进一步将兰花与“不求闻达”的隐士精神并置;后两句说担心樵夫误入,打破静态画面,特意画上高山遮掩,进一步突出兰花的隐逸与高洁,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份清幽之美的珍视与守护。全诗突破传统咏兰诗单纯赞颂高洁的套路,赋予兰花以动态人格——既坚守孤傲,又需对世俗侵扰保持警觉,暗含清代文人面对政治高压的复杂心态。

郑燮

郑燮

郑板桥(1693年11月22日—1766年1月22日),原名郑燮,字克柔,号理庵,又号板桥,人称板桥先生,江苏兴化人,祖籍苏州。清代书画家、文学家。一生主要客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。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其诗、书、画均旷世独立,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、菊等植物,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,成就最为突出。著有《板桥全集》。康熙秀才、雍正举人、乾隆元年进士。中进士后曾历官山东范县、山东潍县知县,有惠政。以请臻饥民忤大吏,乞疾归。 94篇诗文  135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留园记·节选

俞樾 俞樾〔清代〕

  出阊门外三里而近,有刘氏寒碧庄焉。而问寒碧庄无知者,问有刘园乎,则皆曰有。盖是园也,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,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。咸丰中,其泉石之胜,花木之美,亭榭之幽深,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。及庚申、辛酉间,大乱洊至,吴下名园半为墟莽。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。同治中,芜秽不治。至光绪二年,为毗陵盛旭人方伯所得,乃始修之。平之、攘之、剔之,嘉树荣而佳卉茁,奇石显而清流通。凉台燠馆,风亭月榭,高高下下,迤逦相属。春秋佳日,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,都人士女或掎裳连袂而往游焉,于是出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。方伯求余文为之记。余曰:“仍其旧名乎?抑肇锡以嘉名乎?”方伯曰:“否,否。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,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。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。人曰刘园,吾则曰留园,不易其音而易其字,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。”余叹曰:美哉斯名乎,称其实矣!夫大乱之后、兵燹之余,高台倾而曲池平,不知凡几,而此园乃幸而无恙,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!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!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论诗五首·其四

赵翼 赵翼〔清代〕

少时学语苦难圆,只道工夫半未全。
到老始知非力取,三分人事七分天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念奴娇·石头城

郑燮 郑燮〔清代〕

悬岩千尺,借欧刀吴斧,削成城郭。千里金城回不尽,万里洪涛喷薄。王浚楼船,旌麾直指,风利何曾泊。船头列炬,等闲烧断铁索。
而今春去秋来,一江烟雨,万点征鸿掠。叫尽六朝兴废事,叫断孝陵殿阁。山色苍凉,江流悍急,潮打空城脚。数声渔笛,芦花风起作作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